技术团队管理变革:团队、效率、扩展性
2017年6月23日 - 25日
研发管理
段念
花虾金融CEO
在多个国内外大型企业,如华为,亿阳信通,谷歌担任过技术管理岗位,同时也作为工程副总裁在豆瓣、乐元互动等公司承担技术团队的管理工作,以及新产品研发工作。在互联网领域有近10年的工作经验,对互联网发展趋势,互联网背后的技术等都有独到的见解。,
  • 分享简介
    如何做好技术管理?这是不少技术管理者都感到头疼的问题。技术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做好技术”,通过技术产生好的结果才是技术管理的追求。但根据我的观察,相当多的技术管理者都非常不擅长在面向业务的环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么在业务重压下疲于奔命,要么退进技术的小楼里,关起门来不问业务事。
    如何能够让技术团队充分发挥好“业务支撑”的作用?这就是本话题试图分享给各位听众的经验。技术管理首先要关注团队。团队的人员决定了技术能力的上限,找到足够好能力(但不是最好能力)的团队并能激励他们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是第一步。有了团队,如何才能让团队持续处于良好的状态?度量团队生产率,不断提升团队生产率是比引入“xx敏捷方法”更值得推荐的,只有在生产率方面与团队达成一致,才有可能让团队在不断变化的业务中保持自己的节奏与方向,持续改进。最后,面向业务时,不能忽略的是“扩展性”。在团队,技术栈,架构等方面,不仅需要关注当下,还需要关心未来一段时间。

    总体来说,从团队,效率与扩展性三方面建立起技术管理的框架,也许能让你的技术管理做的更加有效一点。

  • 分享提纲
    1. 技术管理者需要关心什么
    2. 团队:技术管理者的基石
    2.1 招聘
    2.1.1 从哪里找合适的人?
    2.1.2 面试中容易忽视的细节?
    2.1.3 著名互联网公司的面试经验
    2.2 激励与保留
    2.2.1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2.2.2 感情是把双刃剑
    2.2.3 不同视角,对“发展空间”的理解可能很不相同
    2.2.4 绩效工作 ≠ 绩效考核
    2.2.5 激励工具与实践

    3. 效率
    3.1 何谓“效率”?
    3.2 不同的效率导向会导致不同的工作方式
    3.3 提升效率的手段
    3.3.1 改进协作
    3.3.3 合理应用Peer Pressure
    3.3.3 允许尝试与差异
    3.3.4 一些可用的效率工具

    4. 面向扩展性
    4.1 团队、架构、技术栈都需要扩展性考虑
    4.2 在管理体系中为扩展性留出空间
    4.3 获得与扩展性有关的信息
    4.4 向上管理,管理期望与目标
    4.5 技术管理不应止步于“管理技术团队”
  • 分享收益
    该课程使学员:
    n 掌握技术管理的框架;
    n 掌握招聘、保留、人员管理方面的有效做法;
    n 从讲师的案例分享中理解技术管理的“平衡”所在;
    n 建立对“效率”和“扩展性”的认识;
    n 掌握度量团队效率的方法;

    n 掌握向上沟通的主要手段与思考角度;

热门推荐